撰文:黃莘祐

 

夾腳拖劇團,取「夾」字中的人,為一個講述人的故事的劇團。因重視母語、人權及親子,演出的戲劇或活動都緊扣這些主題,會以全台語戲劇的方式推動母語運動,也時常在劇中倡議如白色恐怖、長照、性別等議題,是一個重視人權的團體。創辦人吳易蓁表示,自己從學生時期就開始關注這些議題,接觸了很多不同的人與團體,這些經歷對她有很深的影響。因為看見這些人權工作者及白色恐怖長輩的努力,她便決定要結合自己的戲劇專長,把這些故事紀錄下來。

吳易蓁一開始是在網路上看見共伴計畫的消息,在投件前也參加了線上說明會,恰巧參與到一場在講母語議題的座談,覺得與自身關注的議題相當契合,便決定要來試試看。夾腳拖劇團在共伴計畫中提出的企劃叫小船計畫,把臺灣比喻為一艘船,雖然上面有不同的族群或團體,但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一起航向世界。而小船計畫的內容,原先夾腳拖劇團有關母語的戲劇是以全台語為主,但是因應共伴計畫,便將計畫範圍再擴大。吳易蓁解釋,現在的母語推廣,把本土語言都納入國家語言,但是許多人不知道手語也是國家語言。因此,藉由這次參與共伴計畫的機會,小船計畫便找了客語、泰雅族語以及手語的老師一起加入,希望能夠陪伴更多的小朋友,讓本土語言有不同的發展性。

吳易蓁分享,以前一開始在做臺語的說故事活動的時候,連打招呼都不太會說,很多東西都是用華語的邏輯思維去思考,是從2016年到2022年慢慢一點一滴地累積,才有現在的成果。而現在變成手語課、客語課,也是跟從前學習臺語一樣,慢慢的去學,希望越來越多認同他們理念的人可以加入,一起做更多的事情。雖然在擴大計畫的一開始,難免會覺得有些困難,但夾腳拖劇團希望能讓小朋友們或大人的視野更開闊,透過語言,可以認識不同族群的文化,而不只是語言本身而已。透過這個計畫,讓大家看到不同族群的存在,在思考事情、做決策的時候,不要只站在自己擅長語言的族群的立場,而是能夠想到別人。

夾腳拖劇團在八月的親子表藝節中,第一次跟手語老師合作,現場即時手語翻譯。在手語老師進劇場之前,他們原先以為只要把每一個字翻譯出來就可以了,但是進劇場之後才發現,位置、觀眾的視線,以及所有的聲光效果,都要思考到手語翻譯。像是燈光下的手語夠不夠清楚、煙霧中手語會不會被遮蔽等問題,藉由這次的嘗試,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也從中學習很多。

而手語演出的嘗試,也獲得觀眾的正面迴響。有觀眾分享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好好的欣賞過舞臺劇,因為距離太遙遠,他總是無法了解舞台上演了什麼,每一次看表演的結果都是睡著。但是這次的演出,讓他終於第一次有了看舞臺劇的感覺。吳易蓁受回饋感動之餘,也發覺過往忽略了手語演出,讓他們再重新思考能為聾啞小朋友提供什麼樣的表演藝術。

對夾腳拖劇團而言,共伴計畫帶給他們的資源,在於認識許多不同的人和團體,並且學習他們做事方式。吳易蓁覺得身為表演團體、劇團,會比較專注在表演本身,較缺乏行銷宣傳自己的管道,或是與別人合作的機會,而共伴計畫便為他們提供了這些資源。雖然計畫中許多聚會的議題並不是她擅長、熟悉的,或者不是劇場人平時會學習到的宣傳方式,但共伴計畫會推動團隊跨出舒適圈,去學習新的事物。且參與共伴計畫,也會推動團隊往前,給團隊更多動力,去完成目標計畫。

而適逢這幾年的疫情,2021年許多活動被迫取消,2022年則是開始想出因應對策去舉辦活動。因此,夾腳拖劇團嘗試把現場的說故事活動改成線上說故事,以臺語演出,並搭配手語老師。雖然作為劇場工作者,吳易蓁認為現場的魅力永遠是最好的,但是這個時代的考驗,就是要讓人們做各種嘗試,沒有辦法只是坐在那裡等著別人解決問題。

在推動母語的過程中,吳易蓁覺得比較困難的地方在於找到母語的觀眾。原先他們以為臺語的使用者有一定的數量,結果2016年臺語故事劇場一開始,來聽的小朋友只有小貓兩三隻,後來才慢慢成長到現在一場表演有幾十位的規模。但是客語、族語及手語的演出情況更加嚴峻,因為語言環境更弱勢,就算舉辦了客語劇場的演出,客家小朋友不見得聽得懂客語,或是泰雅族的小孩,只能聽得懂幾個泰雅族語單字,這就是生活中沒有使用母語所造成的後果。因此,在族語場或客語場的演出,只能使用華語為主,再以本土語言的單字參在裡面融入故事。雖然要達到觀眾可以看完的全程客語演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不確定能走多遠,但是沒有人走過的路,吳易蓁就想走走看,讓客語、族語、手語的小朋友能夠擁有更好的藝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