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繆子琳、李珮綺、共伴計畫專案
「當下熱血興奮,唯一的後續是回憶」成了許多活動、工作坊現今最大的特點也是遺憾,總是在活動中激起許多熱情、在工作坊中碰撞出有趣的點子,在過程中產出,卻總是在結束後消逝。本次共伴計畫的策略夥伴團隊之一-微亮計畫以四天的社會設計作為活動主軸,且「承諾投入50-100小時的時間」來實踐社會設計的發想。
「共伴的社會設計之旅」提供了三個主題方向,分別為「二手物的價值」、「生命設計」以及「文化生活」。「生命設計」議題由微亮計畫團隊帶領,探討大學生面臨的職涯規畫選擇;「二手物價值」由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及人生百味提案,期望讓參與者一同思考店鋪的再生機制。
其中「文化生活」是共伴計畫專案提出的社會設計主題,期望以更多元的視角來審視文化園區多方面的可能性,並藉由社會設計思考推導,引發組員對於文化社會影響力的想像,除了能回應共伴計畫理念初衷外,更是希望藉由活動讓參與者在各自專長領域中發揮文化社會影響力。
(文化生活組別之參與者一同就問題進行討論)
角色上與身分上的重新認識
「文化生活」討論建立在文創園區在海量展覽、活動結束後,還能發揮什麼社會影響力,並以華山文創園區作為思考的對象。活動起初在入場時有放置各主題的海報,提供參與者以第一印象看待海報上的提問。許多人對華山文創園區的第一印象建立在「藝文活動」、「歷史感」、「日常與非日常」以及「公園」等關鍵字。
許多參與者表示,對於華山的印象建立在「哪一檔展覽在華山展出」,觀者與華山並無實際、直觀的連結,並為了讓參與者對文化永續、文化社會影響力有更多的想像,帶領參與者前往華山以「文化社會影響力」為主題進行實地導覽、探勘,重新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華山的會、展、演、店。
參與者從實地觀察的過程中發現週末華山的觀眾群以女性居多,因特地的活動、展覽而前來,在活動間不經意的遊走,產生一種在園區內「探險」的體驗感。經由組內共識凝聚後,團隊認為應嘗試透過行動,讓人們有機會與「華山」產生直接的情感、記憶地連結。使華山除了營運會、展、演、店之空間外,更能透過與民眾的深度參與互動彰顯園區的文化公共性。
如何在華山進行開放式的文化交流
參與「文化生活」主題的參與者,嘗試思考如何讓華山發揮文化公共性,透過參與者的討論總整了團隊期望能在華山獲得的體驗為「場館歷史沿革與自身經驗連結的深化以及園區成為一個透過文化對話的地方」。總結上述兩點,並轉換為待解決的問題,文化生活組別以「如何在華山進行開放式的文化交流」作為問題意識,並開始設計解決方案。
藉由參與者發想,總共歸納出三個要點來完成在華山進行開放式的文化交流的期待並且提升華山的文化公共性,分別是「以開放、導覽及產出作為解決方案」。「開放」的部分,主要希望透過議題探討、交流,讓華山成為一個議題性與知識性交流的對話空間;「導覽」則是期望透過人或物的載體,提供參觀者能從不同的面向更加認識華山,並增進遊客在華山的文化體驗;「產出」則融合上述兩項解決方案,期望藉由參與者在前述活動的過程,激發創意靈感,藉由行動或創作產出,使得遊客得透過不同的方式與華山產生進一步連結。
上述三項不約而同地指向共伴計畫起初訂定的文化社會價值與影響力指標,有:促進文化創意自由表達的多樣性,以及文化價值的公共性;藉由文化社會行動倡議,強化文化參與、及平權,促進社會和諧與文化韌性等指標內容。參與者背景相異,針對「文化公共性」、「文化社會影響力」及「文化永續」等概念不盡相同,卻也在駭客松推進的過程中,相互激盪、合作、討論必凝聚彼此對於文化園區的期待。
從腦力激盪到行動方案實踐
「二手物的價值」、「生命設計」以及「文化生活」三個議題在四天的社會設計共伴之旅衍伸形成五組行動方案,微亮計畫協助五個行動小組分別設立各自的OKR (objectives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法),並隨時關心組員身在其中的心境轉折。
「共伴的社會設計之旅」以設計方法引導團隊討論聚焦、進行計畫修正並且逐步實踐。從社會關懷的角度進行討論,點燃了參與者對於共善共好的社會想像,在一步步走向實踐的過程中,參與者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以及自我對社會貢獻的肯認。這些相對個人的微小行動步伐的價值或許不容易被衡量,但可以確定的是個人的每一小步終將形成總體社會前進的一大步。
一起透過影片回顧大家四天的成果吧!